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在即,根据博彩公司Nicer Odds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村上春树又登上了该榜的前十,那么今年村上春树能否打破“魔咒”呢?下面大家就和发迹号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村上春树又登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前十,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谁。

村上春树又登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前十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十月初揭晓,每年到这个时刻,谁能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总能成为热议话题,甚至欧洲一些博彩公司还有放赔率榜的“传统”,但往往在榜单前列的作家只是“陪跑”,今年博彩公司Nicer Odds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显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位于赔率榜单第9位,依然是获奖热门作家。不知今年究竟是否会打破“陪跑魔咒”?

自2006年村上春树凭代表作《海边的卡夫卡》获得“弗朗茨·卡夫卡奖”以来,已经过去了逾15年。该奖项当时被普遍视作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获得此奖,意味着当时村上春树已经有半只脚迈进了诺贝尔文学奖了。因此当时大批读者都希望村上春树能“一鼓作气”,摘得诺奖。

不过事与愿违,尽管村上春树的作品《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舞!舞!舞!》《海边的卡夫卡》等都受到很多人喜爱,其中,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还打破了日本文坛的沉寂,出现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但是,村上春树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诺奖。当然,村上春树表示,自己写作的动力来自于读者而非奖项。

截至今日,Nicer Odds榜单上的中国作家和去年榜单上的一样,残雪、阎连科和余华成为夺奖热门。目前,残雪居于第25位,阎连科居于第32位,余华居于第39位。去年他们分别为第13位、第25位与第37位。

残雪被誉为“中国的卡夫卡”,自1985年第一次发表小说开始,残雪的作品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先锋文学特色。她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英文版)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小说奖。今年8月,残雪刚刚出版最新短篇小说集《西双版纳的女神》。在去年,残雪谈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时,残雪曾表示,“我自己认为希望不大。因为火候还不到。”

阎连科自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其小说《黄金洞》《受活》《日熄》等作品曾先后斩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捷克卡夫卡文学奖等等奖项。他的作品被译为30多种语言,出版外文作品100多部。

余华在国内有着极高的人气,其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深受读者喜爱,特别是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以来,《活着》便高居豆瓣、当当图书、京东图书榜单前列,被网友戏称“靠《活着》而活着”。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

l 2000年 高行健(1940~)法籍华人。2000年作品《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1年 维·苏·奈保尔(1932~)印度裔英国作家。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骑士。主要作品有小说《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河弯》、《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2年 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匈牙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非劫数》、《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祈祷》等。200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3年 库切(1940~)南非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待野蛮人》、《昏暗的国度》、《来自国家的心脏》、《耻辱》、《钢铁时代》等。 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2004年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3~)奥地利女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由此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人。

l 2005年 哈罗德·品特(1930~),英国剧作家,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l 2006年 奥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主要作品有《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

l 2007年 多丽丝·莱辛(女)(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为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l 2008年 勒·克莱齐奥,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官迷幻类文学的作家,是在现代文明之外对于人性的探索者”。主要作品有《诉讼笔录》、《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战争》(2008年获奖作品) 、《乌拉尼亚》等。

l 2009年 赫塔·缪勒(女),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20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专注于诗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图景”。

l 2010年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秘鲁—西班牙(双国籍)著名作家。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位拉美作家获奖。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对权力结构作了深入的描述,并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进行了犀利的刻画。”

l 2011年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瑞典诗人。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在23岁时便出版处女诗集《诗十七首》,成名后陆续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观看》、《真理障碍物》等诗集。

l 2012年莫言 中国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

l 2013年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颁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主要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等。她以创作短篇小说见长,多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的隐含悲剧命运的平凡生活。